为进一步加强区机构编制工作信息化建设,南开区编办紧密结合实际,借助“互联网+”在干部教育培训、机构编制管理、对外宣传交流等方面独特优势和作用,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。
一、借助“互联网+”教育平台,全面提升机构编制干部队伍素质
(一)创新学习方式。借助手机微信平台,在编办机关干部中积极推行“指尖上的学习”,建立了南开编办党支部手机微信群,坚持每天推送学习文章,每位党员干部围绕学习内容在微信中研讨交流,相互学习。半年以来,先后推送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活动、党的基础知识、廉政建设、机构改革、编制管理、公文写作等学习文章120余篇,进一步调动了全体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,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。
(二)用好学习资源。充分利用《天津干部在线学习》、《天津党务通》等网络学习资源,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,先后组织“干部学法用法考试”、“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知识竞答”等在线学习活动。在机关内部统一安装“内网通”网络系统,随时转发市、区有关文件资料,促进干部经常性学习,打造在线研讨、互动交流的“网络学习阵地”,进一步提高编办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南开发展的实际本领。
二、借助“互联网+”管理平台,深入推进机构编制工作规范化建设
(一)切实加强实名制系统管理。以机构编制年度统计工作为契机,进一步完善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,对全区行政机关、事业单位的人员信息逐一导出、逐条核对,对现有数据进行补充修改,保证各项数据不重不漏、真实完整;充分利用系统信息库的“大数据”资源,加强对实名制系统中机构编制与人员信息实时监控、即时统计和数据分析,不断拓展信息检索、统计分析等功能,强化信息统计应用,为机构编制科学决策和创新管理提供数据支撑。
(二)探索建立机构编制协同办公系统。依托“南开区人事信息平台”,借助南开区财政专线网络,积极探索建立编制、组织、人事、财政等网上联审机制,将各单位编制使用申请与审核、人员增减、信息查询及维护等业务工作纳入网上办理范围,实现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“进、调、出”业务全程在线办理,进一步形成信息共享、齐抓共管、科学规范的良好工作氛围,彻底杜绝超编进人、政事混编、吃空饷等违规现象,促进南开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健康发展,
三、借助“互联网+”宣传平台,不断扩大机构编制工作的影响力
(一)建立机构编制工作宣传阵地。充分发挥手机网络扩散速度快、传播范围广、形式丰富、互动性强等优势, 2016年10月,区编办开通“南开编办”微信公众平台,设置“机构编制用语释义”专栏,定期推送法律法规、综合改革、机构管理、编制管理、监督检查等十二类工作用语释义,加强对全区各单位机构编制业务培训,强化严禁超编进人、超职数配备等机构编制纪律,确保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。截至2016年底,“南开编办”公众号已推送图文消息45条,关注用户47名,累计阅读1000余次。
(二)拓宽机构编制工作宣传途径。充分利用天津机构编制网、南开区门户网站、南开区政务网等平台,加大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力度,大力宣传南开区编办在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活动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、政府机构改革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、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等工作中的创新做法。区编办报送的《南开区编办以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成效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上水平》在天津机构编制网、南开区门户网站刊发。区编办开展的控编减编检查、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等工作通过《南开要闻》进行了广泛宣传。